台灣㊣好禮
最懷念的台灣味
王寶貫
多年前,一位在我們大學訪問的國際學者行將歸國前夕,我們在家裡為她辦了個餞行小餐會, 餐後按美國慣例有甜點。那天我們正好有從台灣帶來的鳳梨酥,於是也準備了幾塊在盤中供選擇。客人嘗了一塊,讚不絕口,不由地再拿了幾塊。看她如此喜愛,便 把剩下的幾塊都送給她了。
前兩年她的兒子也來我們這裡工作,臨走之際,我們也同樣為他餞行。席間他倒先提起二十多年前他母親在美國吃到的台灣鳳梨酥,說她二十年來常提到,一直不能忘懷那香醇適口的味道。
台灣終年氣候溫和,適合鳳梨生長, 一般都是當作生吃的水果。它在甜之外,還有特殊而濃郁的香氣,令人很難抗拒它的誘惑。但是生鳳梨又往往有頗為銳利螫口的酸味,吃多了還真會怕胃腸受不了。 不知何時卻有靈巧的糕餅師傅拿出高招來馴服這酸味,其成果便是鳳梨酥。添加了一些其他果類(例如冬瓜)及調味品而做成膏漿狀的餡,不再有酸味,卻保持了鳳 梨令人陶醉的香氣,也不過分甜膩。這團「王梨膏」包裹在一層薄酥麵餅的外殼裡,但這酥皮並不油膩到像有些月餅皮那樣成為片狀,吃的時候會掉了一桌的餅皮 屑。
台灣傳統習慣並沒有像西方國家一樣飯後甜食這一項,甜食大都是當作零食吃的,而鳳梨酥則是我最喜愛的零食之一。小時候的鳳梨酥如同其他零 食一般往往沒有包裝,擺在店家的架子上就直接賣起來。後來隨著台灣經濟起飛,零食包裝也開始高檔起來,現在鳳梨酥也大都包裝在精巧的紙盒內了。
鳳梨酥也是我剛來美國留學時的懷鄉食品之一。一九七○年代美國市場上幾乎沒有台灣來的食品,更別提鳳梨酥這種稀品了。那時只有一種美式無 花果餡的餅卷──Nabisco 出品的FigNewton──略與鳳梨酥相近,但只有甜味而沒有香氣,只是有時買來權充代替品,聊慰相思。
即便跑遍華埠市場,廣東式食物則有之,台灣東西十分稀少,更沒有鳳梨酥。近年來台灣移民來美人數增長不少,市面上也漸可看到鳳梨酥了,不過總覺得還是直接從台灣帶來得最為可口
。
內子也曾拿了些台灣鳳梨酥請她的美國同事吃,每次都毫無例外地受到歡迎,顯然這種口味洋人也不排斥。
我的感覺是,鳳梨酥真是一種很有台灣特色的食品。假如製造商能把鳳梨的香味再稍強調一些,包裝再有台灣特色一些(目前包裝已經滿漂亮,只是缺乏特色),當會更有代表性。
香氣溫和而不過分刺激,酥軟適口而不過分甜膩,這就是鳳梨酥──也像是台灣人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