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大千

Monday, October 02, 2006



《微塵大千-東方生活中的西方科學》 王寶貫著

經典雜誌社 http://taipei.tzuchi.org.tw/rhythms/books/discovery1.htm



從《蘭亭集序》說起--莊子鬥東郭

喜愛書法的人都知道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優美超逸的行書,自古就風靡了一大群書法迷,包括貴為帝王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內。據說李世民為了獲得這一稀世之寶的墨蹟,還親自導演了「蕭翼賺蘭亭」這麼一齣戲,傳為千古佳話。

俯仰天地之間

但是《蘭亭集序》不只是書法優美而已,其實文章本身也十分有意思,並非泛泛的「文人搔癢」文章。文中有一段提及大多數人一生中、某段時候都會有的感受: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的確,人的一生中除了煩惱柴米油鹽之外,腦子比較清靜的時候,總會想到「人生是什麼?」「宇宙是什麼?」君不要以為,只有知識分子才會想這些,即使許多目不識丁的歐巴桑,照樣有這樣的迷惘。

不是嗎?在一個晴朗的秋夜,迎著清涼的晚風,仰看毫無纖塵的夜空,布滿鑽石般的熠熠繁星,你會不會開始產生上面這些迷惘?這些星星有多遠?宇宙有沒有邊界?為什麼有古有今?「秦時明月漢時關」,古人和今人看到的宇宙真的是一樣嗎?

而在一個晴朗的白天,如果有機會到山野海濱旅行踏青一番,你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妙景色,如澎湃的浪濤、滌人萬慮的松風、夢幻般的山嵐,和迎著山坡而來的雲海。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天是藍的、雲是白的?為什麼海濤、松風聽起來這麼令人舒暢?為什麼古代詩人們老是說「雲從山出」或「春雲出岫」?

兩千多年前,有一個人也在想這些問題,他就是莊子。

莊子的幽默

莊子,一個謎一般的人物。我們對他的生平所知不多,甚至對他的生卒年代也不清楚,但是他卻留下了《莊子》這樣一部奇瑰恢宏、貫串天人的鉅著。書中各篇雖不見得全是他寫定的,至少也是他的弟子後學、或是思想和他相通相近的老子後學所寫。兩千多年來,不知有多少人為這部書所傾倒激賞。書中最令人崇仰的,是那種豁達無礙、逍遙宇宙的精神──「乘雲氣、騎日月,而遊乎四海之外。」讀了《莊子》,不覺胸中猥瑣煩鄙一掃而空,這不也是一種「神通」嗎?難怪後世的道教人士乾脆把他尊為「南華真人」。

這位南華真人同時也「玩世不恭」。高興起來,把世俗所謂的「聖人」都拿來譏刺一番,或者杜撰一些「寓言」來嘲笑一些餖飣拘拘的庸儒。這種玩世不恭的態度,大為二十世紀六○年代的美國嬉皮所歡迎追隨,竟把他遙尊為嬉皮老祖。莊子地下有知,恐怕也要苦笑:「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其實,莊子的玩世不恭,是一種幽默而不是一種逃避。若無莊子之才及理想,卻只會師法他的玩世手段,則未免畫虎類犬,趨於放蕩了。

一般人只把莊子歸類為「哲學家」或「思想家」,頂多再奉送一頂「文學家」的帽子給他。然而我們若以現代眼光讀《莊子》,會發現,莊子原來是個十分敏銳的自然觀察家,近於現代的「科學家」,尤其是在自然理論方面。可惜他所處的時代,實驗科學並不發達,因此他無法用實驗數據來解釋他的理論(即使有數據,以當時人們的思考方式也不見得能夠接受)。他用的是一種類比的演繹方法,雖不似近代科學之精確,卻蘊涵了不少科學思想的精華。

道在何處?

《莊子外篇》中有一篇〈知北遊〉,其中有一片段是學者東郭子問道於莊子的對話: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
莊子曰:「無所不在。」
東郭子曰:「期而後可。」
莊子曰:「在螻蟻。」
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
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
曰:「在屎溺。」
東郭子不應。
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豨也,每下愈況。汝唯莫必,無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

話說這一位東郭子有天心血來潮,跑來敲莊子的門,劈頭便問道
「所謂道,到底是在啥米所在?」
東郭子平日一定不爽莊子常常聚眾大談什麼「道」,因此特意來找碴。

誰知莊子卻是以一種「四兩撥千斤」的淡然態度回答說
「道,是無所不在的。」

東郭子立刻抗議
「那不成!您總得指明一個固定的地方才可以。」
東郭子心想,嘿嘿,哪有這麼容易,用「無所不在」四個字便想把我東郭子打發掉?

莊子
「好吧!道是在螻蛄螞蟻之類的蟲子身上。」
他還是輕輕一撥。

東郭子開始有些不安
「嘎?為什麼這麼卑下?」
東郭子平日認為,「道」是何等崇高珍貴的東西,不是在名山大川或鈞天廣樂,至少也應藏於什麼神殿之中。而這個莊子卻把道說成這樣?

莊子依然面不改色
「道也是在稊稗野草裏邊。」

東郭子
「為什麼更卑下了?」
臉色更難看了。螻蟻,至少還是動物,現在莊子又說也在一堆雜草裏面,更是等而下之了。

莊子略帶嘲弄的眼神
「道也在瓦甓裏面。」
好了,這下子連生物也不是了。

東郭子
「為……為什麼這樣過分?」
語氣因情緒激動而略略發抖。

莊子一不做,二不休
「道也是在大小便裏。」

東郭子臉色發白,嘴唇發紫:
「……。」

東郭子是何許人也?我們不得而知。有人說東郭子就是「東郭順子」,是另一學者「無擇」的老師。是真是假只有天曉得,說不定只是隨便一個住在東郭的書生而已。不過說來也奇,古書上提到許多學究書生(尤其那些屬於又酸又腐的),好像往往來自「東郭」;不是什麼「東郭子」,便是什麼「東郭先生」。

道不可須臾離

這「東郭子不應」,有人解釋為「東郭子驚愕得說不出話來」。不過,依在下的看法,更有可能是「東郭子氣得說不出話來」。東郭子的心裏大概是這樣想的:「哇咧#@$!老子誠心誠意來請教你,你不但不好好地嚴肅討論,還給我來這些五四三。什麼!連屎溺這樣的髒東西都搬出來和『道』並提了!簡直是在侮辱我嘛!」

看到東郭子那一副由紅轉紫,由紫轉白的臉色,莊子微笑了:
「先生的問題是沒有接觸到事情的本質啦,從前正獲曾經請教過菜市場管理員鑑定豬仔肥瘦的方法,答案是:『每下愈況』(愈往下愈明顯,因為豬上身都很肥,不易判斷。而從下身腳部肥肉較少的地方來檢視,反而容易鑑定出豬的肥瘦來。)老兄您不要固執成見,以為道一定只在什麼地方;道是真的無所不在,一刻也沒有離開任何物體,即使最卑賤的事物裏照樣有道在。最極致的道是這樣,最偉大的言論也是這樣的。」

其實不只是莊子,許多古來聖哲賢人都有這樣的看法。《中庸》就有「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不也是這種看法嗎?所謂最極致之道,是「放諸四海而皆準」,應該存在一切萬事萬物之中,一刻也不會離開。道,既存在於高貴的殿堂中,也在污穢的爛泥中(那「污穢」是對人而言的,對微生物而言卻是「肥沃月灣」)。具有六神通的十地大菩薩擁有它,即便是近來在巴爾幹半島「呼天不應、叫地不靈」的科索伏難民照樣擁有它。

印度詩哲泰戈爾也如是吟詠

「放棄這種禮讚的高唱和祈禱的低語吧!你在這門窗緊閉的廟宇之孤寂幽暗角落裏,向誰禮拜呢?睜開你的眼睛看看,上帝並不在你面前啊!」

「祂是在犁耕著堅硬土地的農夫那裏,在敲打石子的築路工人那裏。無論晴朗或陰雨,祂愛和他們在一起。祂的衣服上灑滿著塵埃,脫掉聖袍,甚至像祂一樣走下塵土滿布的地上來吧!」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萬物根本便是在宇宙裏面產生的,當然離不開道。海水中的一個小漩渦是在海水中生的,小漩渦怎麼離得開海水呢?

微塵裏觀大千世界

而「道」也不見得一定是又玄又抽象、虛無縹緲。科學也是「道」,自然科學是探討自然界萬事萬物的本質及變化,因此它是「自然之道」。自然之道,推到極點也是無所不在的。仔細說來,宇宙隨便一點小東西都蘊涵了宇宙基本法則在內。一顆微細的沙粒,不但包含了物質構成的基本原理,也密藏了過去無量數世紀的因果,為什麼這顆沙粒在此時此地出現在您眼前?

所以,「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自然之道,隨處都有,不一定要在擁有高貴儀器的國家級實驗室裏。野馬塵埃、路旁野花,耳之所及、目之所見(甚至耳目所不及、不見者),何適而無自然之道?地球,不過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微塵,而人類不過是這粒微塵上微細又微細的生物,然而我們卻可以坐在這粒微塵上,來遍觀三千大千世界,正是因為自然之道也是無所不在、遍及全宇宙的。

*********************************************************************************

蘭亭集序(原 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蔭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洞察-科學的人文觀與人文的科學觀》序 王寶貫著
天下遠見出版社(
http://www.bookzone.com.tw/Publish/book.asp?bookno=cs069


科學的人文觀與人文的科學觀

人類的科學思想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人類會想要尋找「合理」的解釋?為什麼人們會想去了解宇宙的奧秘?只有人類會有這樣的行為,還是一切生物或多或少都有這種「念頭」?這些問題長久以來就一直縈迴在筆者的腦海裡,至今仍沒有確切的答案。

上述的問題其實也是許多宗教想要解答的問題。宗教的起源(之一?)在於人類對宇宙的好奇與不解,而信仰宗教的一個強烈動機是「我從那裡來?死後往那裡去?」能夠提出讓許多人感到安心的「方案」(神話也好,學說也好),都可能成為一個宗教。為了要解答這些問題,宗教教義裡往往詳細記述了宇宙的結構,好讓信徒們在上天堂或下地獄時皆有路標可循。為了解釋這結構,當然又要費心地去建造一套這個結構是「怎麼來」的說法。如果當初的結構不是建立得很完善的話,經常會發生一個情況,便是為了補上一個小洞,卻捅了一個更大的漏洞出來,補不勝補。而造成這麼狼狽後果的主要原因,不外乎是人們要求「合理」以便安心之故。呵呵,這可也正是科學思想的動機。眾所周知,在古希臘愛奧尼亞(Ionian,約西元前五、六世紀)時期,科學和宗教的問題原是糾結在一起的。但是其中一批學者選擇以「理性」而非「神性」來解釋宇宙間的現象﹐這便是愛奧尼亞科學傳統的由來。

而筆者原來的疑問,則是在上述問題的背後一層,為此我倒也看了不少科學發展史的資料。這些資料沒能對我原來的疑惑有多少幫助,倒是讓我大致了解西方長期以來科學與宗教糾纏不清的原由。一九九八年夏天,我在台大與大氣科學系林和教授聊了一下,他建議我為天下文化的科學人文系列寫本書(原來林和兄是這系列的總策劃),我因此利用這個機會,把近代人類追求科學的宇宙觀這一段歷史整理出來。這就是本書的緣起了。

洞察的精神

在本書中我只以自己比較熟悉的天文學及物理學兩方面的進展過程來敘述這一段歷史。物理學在早期和天文學是分不開的,這可以從伽利略和牛頓這批「物理學開山祖師」受到哥白尼及刻卜勒等天文學家之影響啟迪中得知。其後物理學愈分愈細,和天文也似乎愈走愈遠,但近年來兩者又大量重疊,尤其是近代基本物理(基本粒子、量子力學)被大量地運用在天體物理及宇宙論的研究上。因此我相信以這兩者的進展來衡量人類宇宙觀之演進,應該有相當的代表性。

但是本書的目的並不只是在講科學歷史故事。在本書的前半部我花了部分篇幅提了一些文學及藝術方面的表現方式,目的是想要告訴讀者,文學藝術要有成就,其用心及過程與科學並沒有兩樣,一樣需要對事物的「洞察」能力,以及整理思路的技巧。在筆者求學時代,有一個被喊得震天響的口號是「科學報國」,這當然是因為東方近代科學不如人,結果因科技落伍,在軍事及經濟上被西方人打得落花流水之故。這口號引發了一個有點兒奇怪的社會心理現象:凡是去念理工醫的人都被認為是比較高竿的,而只有數學不好的人才去念文學藝術。殊不知西方的科學成就是西方文化的整體成果之一。他們在科學大力進展的同時,文學藝術也在蓬勃前進。偉大的文學家及藝術家取得成就的過程,和偉大的科學家、工程師、醫師一樣艱辛,而他們的成就同樣令人崇敬。我希望能藉由本書中的幾頁文字,能多多少少矯正社會上對文學藝術的一些偏見。

當然本書的最大目的,還是想藉由這些科學進展的歷史,來說明科學先輩們如何洞察宇宙之奧秘。科學及技術比之其他學門更重視知識之累積——創新多半建立在過去的知識基礎上,極少是天外飛來。從這個歷史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先輩們跌跌撞撞的一些佚事。而實際上,許多發現都是經由這樣的跌跌撞撞過程而得來的,極少是一帆風順、一步登天,這也是說,即使大師們也常犯錯。在科學上犯錯是不要緊的,只要老實承認,並且進一步改正便是。

另外我也花了些篇幅寫了有關東漢天才科學家王充的思想成就。目的是要指出,科學之發達與否是「文化」的問題,而不是「人」的問題,並希望能從他的例子中,找出一些阻礙科學的文化因子而加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