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大千

Tuesday, August 21, 2007



戲院

侯祿布


只有魔法師才相信戲院是詩人血和演員血的攪和。

戲院簡單的魔術就是在於一個其中

有票的人和撕票的人﹐

有穿大衣和沒穿大衣的人﹐

全部情節了然於心和還未了然於心的人

都沒有貢獻任何東西的空間。


他們全都看到了『戲院』的字樣而在這時間內依規矩行事。


在那段時間內每樣東西都代表某些代誌。甚至

空間﹐甚至噤聲﹐甚至呼吸﹐甚至血液﹐甚至

陰影。



世上的麻煩之一就是沒有幾個地方標有『戲院』的字樣。




王寶貫∕譯

Saturday, August 18, 2007





太陽的簡短省思

侯祿布


感謝我們氣象學家們有系統的工作﹐

並且一齊感謝大眾勞力的付出﹐

我們全都見證了許多冬夏至﹐

日蝕﹐甚至

日出。

但是我們從未見過太陽。



它像是這樣的﹕我們看見透過樹林

的太陽﹐塔特拉國家公園上的

太陽﹐粗糙路面之外的太陽﹐

灑遍利普尼斯的哈色克的村落的太陽﹐

但是不是太陽﹐

單純--太陽。



單純--太陽﹐當然﹐是不可忍受的。

只有和樹林﹑陰影﹑

山丘﹑利普尼斯和公路局有關的太陽

才是人們的太陽。



單純--太陽 像是一個拳頭在海洋之上﹐

在沙漠之上或航班飛機之上﹐

它不造出陰影﹐它也不因移動而閃爍﹐

而且獨一無二以致什麼都不是。



而真理正是這樣。


(
王寶貫/譯)


Hmmmm...「說似一物即不中。」「修證則不無,污染即不得。」

Wednesday, August 08, 2007


《颱風》推薦序 伊曼紐著 吳俊傑﹑金棣譯 (天下文化出版﹐20078)

http://www.bookzone.com.tw/Publish/book.asp?bookno=CS127#content

 說一段颱風奇緣 王寶貫

颱風,對台灣人是耳熟能詳而且能切身感受的。

1955年我上小學一年級,平生第一次寫作文,而第一個作文題目就是「颱風」,因為前幾日正好有颱風侵台。雖然那時字也認得不多,年紀小卻也就不知害怕,洋洋灑灑寫了一篇(而且記得沒有用注音符號)。不料班上導師(那時叫級任老師)陳玉英老師竟大為讚賞,除了貼在布告欄表揚之外,據家母轉述,還拿去向高年級班的老師們誇耀。現在回想起來,那篇不過把颱風來時躲在屋內聽到的尖銳呼嘯風聲、以及颱風過後屋外的零亂情況(諸如樹木倒地、晾衣竹竿被掃得滿地亂滾等等)如實 描述一番而已。這應該算是第一次與颱風「結緣」吧。

而颱風既然是台灣幾乎每年都發生的天氣現象,以「颱風」作為作文題目當然就不會只有一次。於是有一次(可能是小學六年級)作文題目又是「颱風」。當時的作文教學幾乎是八股式的,市面上有一些教作文的參考書列有許多模範文章,不愛作文的學生往往會照格式湊上一篇。其中一個常用的開頭語就是「一年一度的……」於是有位同學就是這樣開頭的﹕「一年一度的颱風又來了」。發作業時,這位同學被老師叫起來罰站「表揚」一番﹕「誰跟你說颱風是一年一度﹖你以為是過年還是中秋節啊﹖」,這算是以責罵的方式教育了學生,「風颱」不見得是一年只來一次的。

真正對颱風開始有較深刻印象的是因為「八七水災」──這是在195987日在台灣發生的史無前例的大水災,它並不是颱風直接登陸引發的災害,卻是由當時 還在外海的艾倫(Ellen)颱風的外圍西南氣流區,引發的一個熱帶低壓所帶來的豪雨災害。根據紀錄,這水災造成了669人死亡和377人失蹤的慘劇,總損失估計在新台幣37億元,占前一年國民所得總值約12%,這些當然是後來才知道的。當時我們只是小學生,自然不會對這些統計數字有興趣﹔只記得同學見面時,大家興高采烈地討論哪裡的道路積水幾乎一人高,要過路幾乎要「泅」過去而不是「潦」過去﹔他家那夜點了幾支蠟燭(因為停電)﹔誰家附近的大榕樹(台南多得是參天古榕)倒了好幾棵﹔或是市中心的「米街」(台南舊市區的低窪之處)的居民出門要用門板當筏子載東西出去之類的八卦新聞,好像在討論什麼慶典而不是災害,畢竟小孩眼中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是大不相同的。

另一個也在台灣造成大災害的颱風是「葛樂禮」(Gloria)颱風,這是在1963912日在台灣北部,造成僅次於八七水災的一個聲名狼藉的颱風災害。根據紀錄,水災的原因除了颱風所挾帶的豪雨之外,石門水庫同時也進行洩洪(原因自然是怕水庫不能承載那麼多水),這樣雙管齊下的排水量使得現今的大台北區泡在水裡三天三夜,據說有人一下床,腳就泡在水裡。那時我唸初中,對颱風的科學一竅不通,只記得報紙上天天大力指責氣象局及水庫主管人員,而對報紙上常用的和颱風有關的新聞名詞,像「水鄉澤國」、「濁流滾滾」、「嚴防豪雨」、「山洪暴發」、「災黎遍野」、「悍婦肆虐」(那時颱風只用女性名字)、「屋漏偏逢連夜雨」、「督責不力」、「輕忽職守」等等(那時候「土石流」這名詞似尚 未流行),也開始印象深刻起來。

大氣科學天才伊曼紐
誰知我後來上大學唸的就是氣象學,這下子跟颱風結的緣(或者「結下的樑子」)就更深了。當時自然也不會預料到,這颱風奇緣七彎八枴就連到本書的作者伊曼紐(Kerry Emanuel)教授身上。

1973 年我到洛杉磯的加州大學(UCLA)繼續攻讀氣象學,於1978年修畢博士學位。就在那一年,有一天系上幾位消息靈通的研究生議論紛紛﹕「聽說有一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畢業生要來演講」、「聽說是要來應徵教職的」、「聽說是恰尼(JulesCharney)的學生」、「聽說芝加哥大學也在搶」、「好像就是我剛剛在走廊上碰到的那個」、「可是不對啊﹗那傢伙看起來像大學部的」。恰尼教授也是 UCLA的氣象博士,後來任MIT教授,是「準地轉模式」的奠基者,在大氣科學界的名氣響亮,他的學生來演講自然引起不小興趣,而這些「流言蜚語」就像是 免費的廣告。

時間一到,大夥兒都好奇地擠到演講廳去看看到底此人是何方神聖。果然屆時站到講臺上就是那位西裝領帶齊備,卻無論如何蓋不住一臉稚氣的「大學部的」。記得他那天講的是有關對流方面的題目,別看他像大三或大四的學生,講起研究來卻像個老將,回答起問題來一針見血,毫不遲疑。而他那時年齡倒真是「大學部的」──只有22﹗據說是他在恰尼教授門下當研究生時,寫了一篇碩士論文。不料寫完之後,恰尼教授一看認為,這論文夠格得博士學位,於是他就以博士畢業﹗以今天的「事後之明」看來,恰尼教授一點也沒有看走眼。

伊曼紐後來在UCLA任教三年,然後再被MIT延攬回去 任教,興趣逐漸轉向颱風(颶風)研究。1997年我從威斯康辛大學大氣海洋系系主任卸任後,到MIT訪問研究,邀請人就是伊曼紐,他那時是MIT大氣海洋學程部的主任。過了幾年,我也邀請他到我們系上演講,題目也是有關颱風的預報。今年(2007)初他榮獲美國氣象學會的最高榮譽獎──羅士比獎章(The Carl-GustafRossby Research Medal),表揚他在颱風研究上的成就,可謂實至名歸。

徵博引颱風典故,深入淺出颱風原理
伊曼紐不止是精於科學研究而已,他博學多才,對氣象歷史也瞭如指掌。這本《颱風》就是他結合颱風的歷史和科學的近作。眾所週知,「神風」kamikaze)是日本人發明的名詞,指的是在13世紀蒙古大汗忽必烈的水師從海路入侵日本時,卻遭遇了兩個颱風而損失了大量戰艦及兵士,因而一敗塗地的事件。對日本而言,此颱風無疑就是天神派遣來護佑日本的,這是世界颱風史上頗有名的事件,而伊曼紐就將之拿來當第1章的開場白。六百多年後的二次大戰末期,美國海軍上將海爾賽也指揮第三艦隊入侵日本,結果也遭遇了兩次颱風,損失也頗慘重。若從日本的角度看來,這無疑又是一次「神風」,而這事件將在本書的第23章詳述。

然而「颱風」究竟是有如「先王已陳芻狗」(《莊子》〈天運篇〉),偶然碰上算運氣好,卻不能以為老天從此眷顧。二次大戰末之「神風特攻隊」一敗塗地,就是明證。人世的事情,究竟還是要以盡人事的努力為主才有成功的把握。

本書除了颱風典故的故事之外,更重要的是用淺顯的文字詳說了颱風的科學,而這工作大概找不出幾個能比伊曼紐教授更有資格的了。一些颱風結構的內涵意義以及幾個典型的強烈颶風個案,只有像他這樣長期沉浸在颱風研究的頂尖科學家,才看得出、說得出所以然的。看了本書,讀者無疑會對颱風的瞭解以跳級方式增進。

2005年大西洋的颶風季節打破了許多紀錄,相信許多讀者仍然記憶猶新,而卡崔娜颶風在美國南方大城紐奧爾良造成了數千人死亡,財物損失以百億美元為單位的特大災害,也成了世界性的新聞。這些超大型的災害不由得使人們聯想起也可能造成重大災害的「全球增溫」現象。突然之間,全世界都在問﹕「最近的全球增溫和強烈的颶風有沒有關係呀﹖」對這種氣候與颶風(颱風)間的關聯,伊曼紐在本書中也提出了他的觀點。

翻譯本書的吳俊傑教授正是伊曼紐在MIT的親炙弟子。俊傑是台灣氣象界近年來少數幾個傑出青年大氣科學家之一,而他回台大任教後也是一直沉浸在東亞的颱風研究中。近年來他主持了國科會資助的「追風計畫」,在颱風周遭以「投落送」(dropwindsonde)偵測各種氣象數據,所獲得的豐碩成果不止是在台灣有目共睹,也享譽國際大氣科學界。所以由他來翻譯本書只能用「不作第二人想」來形容。相信讀完本書的人會同意這一點。

2007年春於美國麥迪遜威斯康辛大學大氣海洋科學系